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关注闽海更多媒体资讯

智能机器人或将深度赋能油气工业场景
2025.09.01
字号

“智能机器人的更新迭代如此迅速,让整个石油化工领域都非常振奋。”8月20日,在河南郑州举办的“AI+”油气应用场景建设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们围绕智能机器人为油气行业深度赋能的场景展开了深入交流。

 

多名油气行业专家从实际场景需求出发,分析了油气田巡检、城镇燃气、工程技术等领域当前作业的痛点难点,以及机器人替代人工的可能性。钻井高级专家石林指出,机器人巡查能够降低海外项目作业的安全风险和成本,但同时也要关注机器人生产企业针对作业环境和特殊需求进行调整的难度和代价。他指出:“石油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需求迫切但单体应用量小,要找到与其他行业、其他国家的需求共通之处,激发科技公司研发的积极性。”中油技服科技信息部主任刘梅全认为,在机器人的行业场景调试上,需要结合各个板块的信息化力量与外部平台的中间力量,为硬件制造商减轻负担。此外,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燃气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党争光强调,加强机器人在室外长管线区域巡检的自我保护机制研究,并提出了降低机器人成本的迫切需求。“只有巡检频次显著增加、费用显著减少,企业才愿意去用机器人替代人力。”他表示。

  

在刚落幕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参加障碍赛的机器人也出现在了座谈会现场。宇树科技介绍了多款机器人经改造后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落地的可能性,如搭载气体传感器、超声波测厚仪等设备,实现对油田设备、作业场所等关键区域的自主巡检;搭载红外成像仪、电磁涡流监测仪等设备,提升储运炼化作业巡检的智能化水平。“我们的核心优势是做硬件。要想让机器人真正在千行百业落地,还需要与用户共同开发迭代。”宇树科技南方大区经理李子雄表示。

  

近年来,多家油气企业突破技术难度大、专业场景复杂等难点,深度布局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在海外,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斯伦贝谢公司、壳牌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等企业已在油气勘探开采、油气运输、油气设施运维等领域开发和采用机器人技术。在国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企业也将机器人作为撬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杠杆,如中国石油投用的“四全”管道焊接检测机器人装备系统、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等,中国石化投用的自导航避障“哨兵一号”机器人、自动化码垛机器人等。

  

本次座谈会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科技产业投资分会和北京理工大学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主办,北京昆仑华源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原工学院低空经济研究院承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