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关注闽海更多媒体资讯

油商裂变便利店成中石化改革抓手?
2017.03.10
字号

    威风八面的“油老虎”,也寻思要靠卖水挣钱,且愿意让旁人分一杯羹了。

  资料显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及其控股的上市企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现有遍布全国的30536座加油站中,2013年度已搭配开设易捷便利店的达2.3万余座,当年实现营业额133.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两成。

  不过,像任何一次重大企业战略转型一样,中石化的“油商”之路,未必会一马平川。

变革: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众所周知,在内地国有加油站的庞大网络中,中石化“三分天下有其一”。自2014年初以来,这家标志性国企开始尝试以加油站商业零售板块为突破口,进行混合所有制体制改革。中石化明确表示,将拿出有关业务不超过30%的股权,面向包括民资、外资在内的各路社会资本开放。

  毫无疑问,这是自2006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中石化又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改革大动作。

  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重整加油站系统,目标何在,所为何来?业界议论纷纷。中石化坐拥超过3万座加油站的零售终端,如果能顺利变身为商业连锁店,那其一夜之间会成为全国零售市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巨无霸”。

  中石化此番“油商裂变”,不仅会为加油站零售系统注入巨额资本,更可能快速融入电商模式,由非油业务领跑,后者短期内有可能突破500亿元销售大关。放眼全球,壳牌、美孚等巨型油企的非油业务销售总额,通常都要大于油品业务本身,可见这是国际潮流。

突破:易捷“出世” 重建利益构架

  刚刚挂牌的中石化易捷销售有限公司,或将成为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用以招徕各路社会资本的核心。

  30536座加油站(2012年数据),是中石化内部最诱人的一块“肥肉”。与之形成对应的是,中石化旗下炼油业务,连年遭遇巨亏。

  3年前刚出任集团董事长时,傅成玉曾对易捷公司裹足不前的状况感到震惊,问“守着中国最大的成品油零售连锁终端,你们怎么会穷得要饭吃?”

  这位资历甚深的石油行家甚至直指,中石化的非油业务起步及发展都太慢了,“摊子太烂,不思进取”。大约在2012年下半年,他即在集团内部明确提出,要重整非油业务,“占着位子不干活的要换位子;换完之后要还是干不了,我们就考虑系统性洗牌。实在不行,必须引入外脑,放开手脚”。

  在2013年年中的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傅成玉明确表态:非油零售板块业务必须快速增长,且内部确定年度最低增长目标为20%

  中石化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评价,此举虽然谈不上是“刮骨疗伤”,但绝对是“铁腕纠偏”。

  而傅成玉重整非油零售板块业务的背后,是希望借助成品油零售网络的强势地位,再造一个全新的获利渠道,玩的完全是“增量游戏”。

转型:名花无主 遐思无限

  傅成玉所看好的渠道再造,也正是马云的阿里巴巴等国内电商巨头,以及壳牌、道达尔等跨国石油大鳄们朝思暮想的。

  有行业分析师称,非油业务业态更多样,对民资吸引力更大,诸多电商觊觎的正是“加油站+大数据”带来的连锁商业模式。

  与电商玩家的兴奋点不同,有油品销售行业人士认为,中石化易捷销售公司成立,以及油品销售公司“独立”,非油业务与成品油销售业务分别注入两家公司,可能预示它们将引入不同的投资者,以便利用各自的行业知识,发挥最大的潜在价值。

  据了解,中石油近2万座加油站中,目前已有近70%开设了昆仑好客便利店。2007年其非油业务收入仅为6.55亿元,2011年就已达到64.1亿元(中石化同期为82.6亿元)

  换言之,以中石化易捷重装出击为标志的成品油零售终端改革一旦顺利开展,轻车熟路的对手中石油,完全有可能继续“门户开放”。

  两大“油老虎”向“油商”的转型之战,大幕或许才刚刚拉开。

 


返回顶部